深圳市度信科技有限公司
专业的摄像头测试盒供应商
首页 > 创业十年路(下) > 我的10年创业路(35):学以致用
我的10年创业路(35):学以致用
发布时间:2018-11-01
来源:度信科技
已被浏览:20352次
分享到:

我的10年创业路(35):学以致用

原创: 闷骚派掌门人 DOTHINKEY2006 2017-12-14





 

        对于一个理工男来说,办公司搞实业,无非也就是个数学问题、物理问题、化学问题以及经济学问题。
 

       首先是个数学问题。比如说股东的利益分配、业务员的提成、公司的激励,就是一个数学问题。股东的利润分配毫无疑问是一个净利润(扣除各项成本、税费)的分配,有利润才有分配。业务员呢,通常简化点,直接就是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激励。管理层呢?可能要取一个折中。考虑到现实执行的难度,我们往往需要把问题简化,而且针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动态的调节。在实际运行中,我们是用一个非常简化的线性的一次元函数公式y = k(x-x0)+b来解决问题。再复杂一点,就用多段的一次元函数或者多个一次元函数来解决复杂问题。比如业务员,有新的业务员和老的业务员,还有不老不新的业务员,你就很难用一个公式来处理。为了公司的发展,你得适当照顾还很稚嫩的业务员,他的实际销售额x开始比较小,那么他基础任务的x0可能要设置地稍微低一点,他的b值(基本工资)要适当大一些,否则他因为缺乏经验,总是工资很低,他很可能还没入门就放弃了。
 

       对于工程师来说,希望工作稳定一些,他的k值必须小一点(动态部分),b值大许多(常态部分);而对于业务员来说,高风险高利润,通常希望b值小或者最好为0(常态部分),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,而k值要大一些(动态部分)。
 

       开公司办实业,也是一个物理问题。比如,我觉得成功就是一个物理学的杠杆问题。要想成功,必须会用杠杆原理。成功 = 客户需求 * 擅长能力 * 和(需求与擅长能力的匹配系数,包括努力、天赋匹配、方向)。需求就是我们的舞台,需求就是我们的力臂。社会的发展会给企业需求(天时),企业发展会给员工需求(地利)。没有需求,就没有舞台,也就没有力臂。需求越大,舞台也就越大,力臂就越大,成功也就越大。这个物理定律还告诉我们,努力不见得能成功。努力必须是人的能力、努力跟天时地利相配合才能成功。
 

       近水楼台先得月。马云也好、马化腾也好,不可否认的是,他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。毛爹爹到了现在也会被高考综合考试淘汰了。所以,是时代给了他们发展的最好机遇。并不见得他们的个人能力是别人的亿倍,只是时代给予的天时地利的杠杆太大太大而已。当然,这个时代,理论上谁都有可能接触到这个杠杆。但是也只有他们才用好了这个杠杆。这说明,即使有杠杆存在,没能力的人还是不知道这是杠杆;或者即便他知道,也不见得他就能用好这个杠杆。所以,在承认力臂好处的同时,我们必须得知道自己的斤两。也许我们一辈子的努力都在证明自己有几斤几两,在证明自己的努力是否方向正确。
 

       有一些幸运儿,虽然他们本身能力不足,他们的智商不见得高,他们的情商不见得优秀,但因为他们跟对了人,他们也收获了不少财富。但如果他们不清晰地知道财富是因为来自于杠杆,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他们也往往会在下一波大浪中折戟成沙,灰飞烟灭。猪可以在大风中飞起来,但别骄傲,得赶紧在风停之前找到可以凭借飞翔的武器或者自己学会飞翔。否则风停了,死也就不远了。
 

       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,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人,他们天资不够聪明,但有韧性、有干劲,他们愿意一起好好干,所以也就跟着飞翔起来了;我们也常常遇到另外一些人,他们聪明,反应快,悟性高,但是你说的话他不愿意相信,你要他做的事情他不愿意完成,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面。对,物理学上面的惯性定律不仅仅影响了很多物体,也影响了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。这些人的心很难被改变,因为心不能改变,所以一辈子的命运也就很难改变。一旦一个人被惯性主宰的时候,就是“老”了,就是要被淘汰的命运了。而绝大多数的创业者,他们愿意为了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。他们不断地推翻、否定过去的自己,不断地打破惯性,所以可以挣脱于地球的束缚,翱翔于第一宇宙、第二宇宙......。
 

       企业人再多一点,就必须要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了。我称之为化学反应。心不在一起,叫团伙;心在一起,叫团队。没有凝聚力、没有组织力、成员之间没有默契的公司,不是好公司。蒙古兵占领中原用了多少人?八国联军打到北京,用了多少人?日本进攻中国,用了多少人?优秀的组织不在人多,在有凝聚力、有动员和组织能力,是: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是万千人之中我最懂你;是:你是水儿我是泥,合在一块叫水泥。
 

       当然,开公司办实业必然是一个经济学问题。在一个自由竞争的时代,百花齐放,野蛮生长,很多时候不用考虑成本,其实是因为机会太多,成本即使高点,依然可以发财。但到了一定阶段,社会需要正规法制,大家都要正常纳税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工资越来越高,开销越来越大,而企业的竞争却日益激烈。不断洗牌的结果,社会必然往垄断的阶段发展。谁能胜出?就看谁的模式符合经济学,谁的行为更有效率。最终是谁的综合成本低,谁的产出回报高,谁就有可持续的未来。不符合经济学的,比如乐视,比如部分共享经济,必然会失败。
 

       读书当然是有用的,只是需要找到用武之地。而企业不断的发展,对企业负责人的能力要求是不断进化的。必然是由点到线,再到面,再立体。学校学过的东西再多,永远是有限的。所以,我们必然要进化到下一个阶段:用以致学。下一篇继续。
 


 

附:税费的数学:中国的正常企业最大的股东是企业老板吗?一个企业的所有增值(销售价格-硬件成本)的17%和地税给政府,意味着其他不到83%收益是给企业。企业收益再扣除费用开支(如场地、水电、员工工资等)得到企业的盈利。企业盈利的25%(普通企业)或者15%(高科技企业)要交企业所得税。交完所得税后,一部分资金要留下来用于继续发展。一部分资金可能用于股东分红。股东分红要交20%个人所得税。
 

列一个数学上的简单公式:

股东总收益 = [(增值部分*83% - 费用)* 75%(或85%)- 预留金] *80%

那么国家收入呢?

1,增值税:增值部分*17%,加上一部分地税

2,企业所得税:[增值部分*83%-费用]*25%(或15%)

3,个税:{[增值部分*83%-费用]*75%(或85%)-预留金}*20%

注意:企业的净利润即使有1000万,你企业也不见得真赚到了现金。有可能1000万的利润都转变成了库存。国家是不管你的库存增加的,他还是会拿走他的部分,但是你企业如果管理不好,那么对你的企业来说,你的现金流就有可能是负的,如果这库存以后卖的出去还好,而卖不出去,全体股东买单。
 

那么我们来看极端情形:假设费用为0,预留金为0.

1,高科技公司,所有股东的税后总收入是增值部分的56.44%;国家是43.56%;

2,普通企业呢?所有股东的税后总收入是增值部分的49.8%;国家是50.2%;

3,实际中,费用不可能为0,预留金也不可能为0。不少的公司,一年忙到头,也没赚什么钱甚至是亏钱,但税真一分钱不能少。假设上面的费用占增值部分的20%(算比较低了),预留金为0,高科技公司的股东收益是增值部分的36.04%。国家是37.16%(不含地税)。
 

       所以,谁旱涝保收,谁坐地收钱,谁是真正的大老板,完全是数学问题。把这个数学问题想通了,无论是激情老板还是不平衡的员工都可以平静些,尤其是老板,要努力工作,要拼搏,但别累坏了身体。度信科技讲求“度”,讲究“共赢”,在身体和工作之间,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应该寻求一个平衡,否则耽误了为国家服务的机会,也耽误了与老婆孩子相处的时间,不和谐,不可持续,都是得不偿失。各位老板们,人生应该奋斗!但争来争去的,别伤了身子。即便是竞争对手,你也要知道就算对方做得好,也是在为国家分忧解难。所以,相煎何太急,要有平常心!


 

www.dothinkey.com

www.do3think.com

有度乃大,无信不立

(声明:版权归作者本人蒋思远所有,欢迎全文电子转载,但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)